上汽大众宁波工厂,这样一个世界顶级汽车工厂正在不停地刷新大众全球工厂的各项记录!
最近,记者得知上汽大众又有一款新车——斯柯达明锐Pro即将上市。这款新车就出自上汽大众宁波工厂。
这家工厂究竟先进在哪里?它的到来对宁波整车制造意味着什么?日前,记者带着这些疑问,受邀进行了实地探访。
上汽大众宁波工厂于2012年1月7日开工,一期于2013年10月建成投产,二期于2017年12月建成投产,总投资近300亿元。目前,这里建有冲压、车身、油漆、总装四大车间,和技术中心、培训中心、能源中心等。
其冲压车间,有着世界上吨位最大的冲压机群,包括9100吨、8100吨和6900吨的德国舒勒冲压机。
这样的巨无霸每分钟能够直接进行18次冲压,使汽车的外结构件一次成型,结合最先进的控制系统软件和机械手,可以在3分43秒内完成模具更换。这里也因此创造了大众全球工厂的压铸模具速度纪录,同时能将零部件尺寸精度误差控制在0.2毫米以内,远超国际行业标准的0.5毫米。
而其焊装(车身)车间堪称“机器人博物馆”,共有710台机器人。这条产线是真正的柔性制造产线种车型。
同时其车身车间使用的是激光焊接,焊接长度达5340mm。激光焊接技术可使不同钢板之间的连接处达到分子结合的状态,将整个车身的钢性结构提高30%,极大提升整车外观品质与安全性。
在其总装车间内,有一道底盘和车身装配到一起的工序,被戏称为“结婚”。而机器人拧每颗螺丝的力度都由计算机精确控制。底盘与车身的合装系统,将复杂的底盘合装工作分解到12个合装工位进行,使用211把高精度枪,严控拧紧扭矩,保证产品质量。
检测中心更是有许多“神奇”的检测工序,如极限雨淋,用100多个喷头10分钟内营造出压力值达到8个大气压,相当数倍于特大暴雨的极限环境,在一间10平米的房间内,一分钟降水量就能达1吨,以这种长时间高水量高压力的环境,来检验车辆的密封性能。
即将上市的斯柯达明锐Pro就是在这座世界顶级的汽车工厂生产的。据了解,该工厂目前的生产节奏为60秒,也就是每分钟就有一台新车下线。
目前上汽大众宁波工厂的设计产能为每年60万辆整车,未来这一个数字有望接近百万。2020年8月29日,“上汽大众超百亿元投资项目”又在宁波杭州湾签约,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上汽大众未来将会有更多高端品牌智能网联车型在宁波生产。
如今,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是宁波第一大产业。这也是宁波全力打造的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之一。
数据显示,2020年,宁波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总产值达2735.4元,增加值达724.5亿元。
2000年5月,一辆吉利美日两厢轿车从吉利北仑基地下线,这是宁波汽车工业史上首台真正意义上的乘用车整车。随后宁波真正开始了“东方底特律”的征程。
美日是当年李书福喊着“汽车不过是四个轮子加两张沙发”造出来的,代表着那个草莽而充满梦幻的年代,价格的范围为35999元~42999元,也是当年的爆款车型。随后的2002~2005年间,吉利还有优利欧车型在宁波基地生产。
2007年,李书福与80家经销商联合发布了《宁波宣言》,做出战略转型的决定,付出了8亿元的代价,将原来的“老三样”——豪情、美日、优利欧的生产线全部淘汰,新建了“新三样”——远景、金刚、自由舰的生产线。宣示着吉利的核心竞争力将从卖得便宜变为了技术领先。
而《宁波宣言》发布地点就在吉利宁波基地的发动机厂,这也预示着宁波汽车工业从塑料件、内饰件、外饰件开始慢慢地向核心零部件纵深挺进。其中远景、金刚均在宁波生产。
2013年,随着上汽大众宁波工厂的投产,宁波另一大整车巨头加入战圈。斯柯达明锐和凌度成为大众工厂的先期车型。
2014年后,随着中国民用汽车市场的井喷,宁波下线新款乘用车的步伐迅速提高。吉利推出了多款国民级的爆款车,帝豪、博越、博瑞等都是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车型。
上汽大众也全面发力,在2017年12月其二期工厂建成投产后,上汽大众宁波工厂具备了生产SUV和MPV车型的能力。威然、途昂、途昂X、途岳、柯珞克等车型纷纷在宁波工厂下线。中间还有一段时间生产过斯柯达速派。其中,途昂高配的市场价超45万元,是目前宁波产的最贵车型。
近几年,吉利造车的势头更为迅猛,随着与沃尔沃合资成立的领克品牌诞生,领克01、领克05生产基地落户宁波。星瑞、星越、缤瑞等新车也陆续出炉。
综上,宁波产的乘用车超20款,其中大众8款,总计超200万台,吉利12款,总计超400万台。
如果以每辆车15万元估算,宁波生产的乘用车出售的收益已超过1万亿元。以每辆车长4米算,排成一条直线公里,从南极码到北极有余。
作为是国内先进制造业基地之一,目前宁波已形成了从汽车配件到整车生产完整的产业链,仅汽车配件板块就聚集了均胜电子、旭升股份、拓普集团、宁波华翔等数十家A股上市公司,产业基础之雄厚,实力之强大,有目共睹。
前不久,小米雷军宣布造车,这不由得让人联想:未来小米汽车会不会在宁波生产呢?
“随着新能源车的技术问题得到解决,以及新基建带动的充电桩建设,花了钱的人新能源车的许多顾虑逐渐打消。”宁波一新能源车经销商说。
在这片广阔空间,领军的布局者是均胜电子。中信建投的一份研报清楚地梳理了均胜的四大战略布局——
首先是主动安全领域,既整合了KSS和高田两大海外巨头的主动安全板块,这是未来无人驾驶领域不可或缺的构成;其次是电子信息事业部,这里包括了新能源车的关键核心部件BMS电池管理系统、智能驾驶座舱、智能驾驶员系统、传感器系统和电控单元等等,从特斯拉的供应链上也能看出均胜在这样的领域的能力;三是传统的功能键板块;第四块想象空间巨大,也就是JPCC这一车联网板块。
如果将均胜比作崭露头角的猎豹,而菲仕更像是准备高高跃起的瞪羚。去年8月7日上午,菲仕首款新能源乘用车驱动系统控制器在在中科菲仕电气技术(天津)有限公司下线。
驱动系统控制器简称MCU,是新能源核心部件“三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能源汽车特有的核心功率电子单元,通过接收VCU的车辆行驶控制指令,控制电动机输出指定的扭矩和转速,驱动车辆行驶。菲仕强势进入这样的领域,侧面体现了菲仕的能力和决心。
在新能源这个硝烟四起的战场,宁波零部件车企已完成前期布局,随市场潜能的释放,这一些企业将助力宁波汽车产业完成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迎来下一个爆发期。